2013年10月26日 星期六

我所認識的洪老師


By 後天派泰和堂奇字輩徒弟林松億

老師決定要開始教學生,把一身的風水真傳傳承出去,是今年(2007)才決定的事。但是算起來,我們家與洪老師一家人相識也有八年多了。當時,我弟讀國中,剛好和他們家小兒子在同一班,兩個人是好朋友,後來兩家人才因此結緣。

兩家人剛開始認識的時候,其實我們並不知道「洪爸」會看風水,是有一次我爸媽和他們聊天時,無意間聊開才發現的。後來我們才知道洪老師之前拜過很多老師,花了很多錢在鑽研風水學(詳見站主簡介《我的風水之路》一文),並將各派老師教他的東西逐一印證、去蕪存菁,是一個很低調的大師,只有好朋友才知道他有著深厚的風水學問。孔子曰:「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我想,真正大師級的人物應該都是這樣的吧?因為他們是要追求真理,而不是追求自身的功名利祿。這是「洪爸」都還沒打算要收學生,卻在好幾年前就早已教我的第一件事:即使有滿腹的風水真才實學,也要能夠保持謙遜低調的態度,不以此爭名逐利。

老師以前常說他開始學風水的前面十年,所學到的東西大多都不是真的,經不起他反覆驗證,頂多能讓江湖術士拿來說說嘴,混口飯吃。據說「洪媽」還因此常常跟他吵架「花這麼多錢在這上面,到底學到了什麼東西是真的?」不過還好「洪爸」並沒有因此放棄他的風水之路,他帶著他的冒險家精神,繼續前進,後來拜了後天派的李胡山為師,才算是第一次學到真的風水學,能經得起一再地驗證。繼之,又帶著後天派的基礎與二十多年的經驗,到贛州拜李定信為師,學得楊公嫡傳風水,於是能建構起先後天兩派緊緊交織的一套風水學。

我不知道有多少人為了研究風水學拜過這麼多位老師,學習各派風水學說,回來一一驗證真偽;但是到處胡謅、打知名度的江湖風水師,倒是電視或網路上到處都看得到。其實假如我是要請人看風水的消費者,我一定會想先問問風水先生:他跟誰學風水、學了多久?自己印證過幾個例子、爬過多少山、看過多少地?因為我在洪老師身上學到:面對風水學這種古代驗證科學,我們不應該盲從迷信,更應該要用科學的態度認真看待,不斷地實地反覆驗證,才能論斷其真偽。而我所看到的洪老師,他的科學求真態度是未曾間斷的,同時也因為他的冒險家精神與謙虛不自滿,所以才有可能像海綿一樣的吸納各派老師的學說,反覆進行推敲驗證。光是這一點的態度上的區別,就能看出他和學了一些皮毛就想出來賺錢的江湖術士大不相同。

老師鑽研風水近三十年,直到今年春天才開始想要架網站,推廣郭(璞)楊(筠松)風水正法。網站架設初期,洪老師就告訴我們,網站的走向是要正面推廣,要做的是:告訴人家我們發現什麼是真的,但是絕不輕易批評中傷別人。我們不怕別人批評,但也不會主動批評別人。我覺得這是一種科學態度的延伸,對於別人所談而我們瞭解的不夠清楚的東西,本就不應妄下斷言批評;即使我們自認對其已透徹瞭解,這更是一種謙虛、一種厚道。

孔子曰:「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蘇格拉底說:「關於這個世界,我唯一知道的事情是:我幾乎一無所知;而對於這一點,我也並不確切知道。」洪老師則常常說:「不管是看山看龍脈、還是看人看事物,我們應該要學會常常跳脫自己的立場,離開自己原本的角度,去找到一個更高的角度來鳥瞰全局,這樣才能觀察到完整的面貌。」我覺得這些是一脈相承的道理,也是我們為人處世的準則。

在我的觀察中,洪老師和一般風水師很不同的另一點在於:我看到他對於「身為一個風水師所應有的社會責任」有所堅持。洪老師認為風水學確實可以讓人趨吉避凶、奪天地之造化,也正因為這樣,學得風水學之人,更應該肩負起敦風易俗的社會責任,潛移默化,讓社會變的更好。如果學得風水之人,反而投機取巧為非作歹,敗壞社會風氣,那可有受不完的果報了,所以洪老師學風水近三十年,從沒打算要教學生,直到今年才聽從李定信師公的話,首次開始傳承風水正法,期望讓正統風水清流慢慢地把江湖風水從社會上淘汰掉。

    洪老師在台北初級班開班第一天,首先就特別強調:「學風水的人,一定要行善積德,要有改善社會的責任感。」「同學間應該要彼此相互幫助、相互學習,形成良性的互動,而不要藏私,這樣的人才有機會學好風水。」「我不只是要教你們風水,更要教你們做人。」在在能夠看出洪老師對於學生品德的要求,而不是以賺錢為目的,因為他更重視的是因果與社會道德責任。

假如洪老師要把風水學當作商品來賣,他老早就可以廣為開班授課,用這個來賺大錢。今年這次到大陸去,我也看到搶著要拜洪老師為師的大有人在,只是看洪老師願不願意教罷了,其中還有人講了一句與我心有戚戚焉的話:「我想拜您為師,不是想跟您學風水,而是衝著您的人品,要向您學人品。」

有道是「君子有所為,有所不為。」洪老師有真才實學,更有他對社會道德責任的堅持,而能以謙遜的態度處世,不汲汲於名利,確實是我打從心底最敬佩他的地方。


金門古墓紀實之六:蔡攀龍墓

    蔡攀龍,金門瓊林人,本各奭,字君寵,號躍洲生於清乾隆三年(l738年),身材魁武,聲若洪鐘力敵數人。小時貧困以捕魚為業,後投身軍旅,驍勇善戰、嫻熟謀略,初戍彭湖,即升廈門提標千總、分汛王洲,有賊百餘來劫,攀龍率所部趕賊下河,擊數十,次日賊欲報復,見攀龍凜若天神驚懼而去,有廈門商賈船舶被劫,其乃密駕船隻假扮商人誘獲搶匪。

    乾隆五十年(1785年)調任澎湖右營遊擊,次年林爽文叛亂率兵入台參與平亂,每戰身先士卒,所向披靡,時閩浙總督常青讚其為虎將、賊兵見其旗幟不戰而慄,稱之為「蔡老虎」在平定台灣戰役中,經歷大小戰役八十三次,屢建奇功。

    清乾隆五十二年獲賞戴花翎,「賜其健勇八圖魯」名號,擢署福建水師提督,不久補授陸路提督兼命參贊大臣乾隆五十三年材爽文之亂平定後,被列為平台功臣之一,畫其像為紫光閣。後因被讒而降調江南狼山鎮總兵,嘉慶三年「1798年」七月辛於任上,享年六十一

    嘉慶四年六月,葬於太武山徑林(今翠谷明德公園武揚道旁),墓碑由三塊花崗石材拼成,碑心長方形,僅有陰刻碑文,二側配以弧狀碑翼,上不刻任何圖案,碑文右是:「嘉慶四年歲次已未荔月吉旦」,中是「欽賜健勇巴圖魯參贊大臣福建水陸提督暫補狼山總鎮授振威將單躍洲蔡公配一品夫人徽柔許氏墓」,左是「孝男機輝仝立石」以清墓的形式來看也相當特殊。

    蔡攀龍雖官至提督,其墓之形制簡單,並來依清代的墳墓規制造墓墓前空曠無其應有之翁仲、馬羊、虎之配制,外有一對石獅,並立有一對八石角望柱,柱的頂端有一對石獅遙遙相望守護著墓園,及見證著過往的歷史



該墓穴情:
來龍:丙戌。
水口:乙辰
朝應峰:乾亥,壬子。
穴作:丁山癸向兼丑未中縫小穴亡。

   依我之見太武山丙戊來龍,作橫向丁山癸兼丑未,形勢錯亂,左水倒右單邊水過堂,出乙辰墓庫,前方明堂不見融聚,而往石傾斜,四勢無情,談不上消峰納水當主冷退衰敗

   可惜一代戰將,面對身後之事,回想百年前金門遍地吉壤,何愁無藏身之處,但所托非人難免身後蕭條

金門古墓紀實之五:陳禎墓園 (仙人覆掌)

    陳禎,金沙鎮陽翟人,明正德十五年(15二O年)歲貢己亥,曾任廣東省長樂縣訓導次子陳健,正德十四年己卯舉入,嘉靖五年丙戍科進士,授刑部主事,歷四川司郎中陳禎父以子貴,逝世後朝廷誥贈為刑部主事、刑部員外郎,員外郎屬從五品官,除依明制造此墓之外,並於陽宅建恩榮坊

    陳禎墓在后宅村旁黃龍山麓,以花崗石為主要結構,後面向前有正身護牆、曲手石牆墓亭、供桌、明堂、墓埕墓前有石羊、石馬、文筆望柱各一對,屬明代典形制式官墓。

    墓亭用花崗石雕成,翼角起翹形如飛檐,墓亭正中立墓碑,上題「浯陽刑部員外郎 陳公諱禎暨太儒人之墓孝男偉健仝立。」

    護牆兩端逐漸往外推出,三組曲手層層向外闊展,每組都由臺基、牆身和護檐三段構成。就格局上來看,陳禎墓座落在黃龍山的斜坡丘,陵地上,坐南朝北‧地勢居高臨下,視野遼闊,金門民間相傳此風水吉地為金門四大名穴之一,居高臨下有如人之覆掌,故喝形曰「仙人覆掌」頗有官宦墓園的風貌,為明代墓式的代表作之一。可惜曲手上的石獅巳破損,稍顯遜色。

    依本人之見,此穴來龍為太武山之支龍,穴當點其巔,而此穴點在正穴的右上方,點太底而又失其正

該墓穴情:
入首龍:辛巳金龍
水口:丑艮宮
朝堂水:庚酉戊辛
朝應峰:巽方有小峰,面向百頃平田,一字朝案。
坐穴扦向:丙山壬向兼午子庚午土穴

    觀畢此穴與同行李榮章先生嘆息曰,差之毫米失之千里,此穴陳禎死後與「飛鴉下田」,兩相權衝始選擇之地,若地師沒點錯,收臨官水上堂發財可期一字朝案亦發文章水出丑艮宮,作庚午穴丙山為水局胎宮,巽峰為絕峰,金局作土穴患陽差當主兙夫,水出衰病方當主衰退,據當地耆老說此墓初葬之時,墓前村落雞不嗚,狗不吠,經村民請道士作法制化才平息,心想若地師不失手錯作該地,那有斯應,每自思學風水之術將近三十年始得真傳,也才能對吉凶指東點西先師時常告戒,若學藝不精,殺人全家不用刀,欲操此業者可不慎乎!

金門古墓紀實之四:黃汴墓園 (伏兔望月)

    黃汴,字梁甫,號東郊,是『品德完人』黃偉之父明武宗正德九年,黃偉中進士,授南京刑部主事,汴父以子貴,誥封為南京刑部主事,因曾上疏斥張璁之妄誕不經,嘉靖六年張璁拜相後,黃偉託墜馬傷足辭歸「在家以講學正道為務,居憂期間往還墓間,哀聲感道路」,依此推此墓當建於嘉靖六年之後

    黃汴墓葬在金沙鎮英坑村郊的石鼓山腳,當時並有族人在附近守墓,這些族人與自西園分支來的黃姓族親同住,形成今日「英坑」聚落主要的兩支墓園旁原有軍營駐守,駐軍稱之為「將軍墓」,附近居民稱之為「馬仔墓」,附近居民告知,此穴取像曰「伏兔望月」

    黃汴之墓甚宏偉,中央凸出部分有軍間的浮雕牌樓,牌樓雙 柱內刻著「文水黃公呂氏墓」墓龜則由兩條長方形之石板直接貫穿後面屏石,屏石二端雕著龍首之圖形依明代墓制,主事者六品官是不準設置石獸的,但本墓設有石馬、石羊各一對,屬五品官墓,是否有其他因素年代久遠已不可考


墓桌兩側向前接著二道墓手,第二道墓手雕龍首脊飾,第三道墓手雕著獅子。墓桌下方之櫃臺腳中央雕成蝴蝶形,墓手基座雕螭虎形,墓前左右的石馬,其右腳半抬頭向墓道,墓前望柱墓坊早以傾頹多時,墓牌坊為四柱三間沖天式,中間二柱柱頂彫石獅,兩邊為文筆柱。

是墓穴情:
水口:壬子官
入首:甲辰其為太武山來龍
朝堂水:乙辰,丙午。
朝應峰:艮寅,巽巳,丙午
坐穴:辛巳金穴

依本人之見此穴,巽巳峰朝應當主發丁。但觀甲辰龍作金穴為陽差當主傷夫,若正作則收官旺水上堂,又得官旺峰朝應,而其所葬之地在龍欲過脈之前,葬書五不葬篇所述過山不可葬,墓葬當時若用火局,前面堂局完整,生旺峰朝應當不至於有黃偉罷官之應

此穴若正葬,所發財丁不僅如此爾。至於民間喝形之「伏兔望月」只不過方便故事的講述,與豐富故事的內容而已,明眼人就不必太計較聽聽就可以

金門古墓紀實之三:黃偉墓園 (飛鴉落田)

    黃偉,字孟偉號逸叟,今金沙后水頭人生於明孝宗弘治元年,武宗正德九年進士,初授南京刑部主事,後升廣東司郎中,省徭役,明禮教禁游女、去淫祠,因當道所荐而改知松江府,屢有治績。時因上疏斥張聰之妄誕不經,後張璁為相,吏部侍郎霍韜力勸偉前往謁見,偉乃稱墜馬傷足而辭官歸鄉,以禮教鄉人,使民風習俗丕變,金門民間有「文章許鐘斗,品德黃逸叟」之俗諺,並稱黃偉為「品德完人」

    嘉靖十六年(1537年),泉州大饑。巡按李元陽請黃偉、許福及俞大猷代行賑災,經夙夜悉心籌畫,彈精竭力而積勞成疾,次年三日十七日卒饑民如喪考妣,遠近莫不慨嘆流淚,歿後祀鄉賢祠。時在南安水頭下店村,有耆老夜夢黃偉騎白馬來告,請在當地建廟供奉,醒後始得知黃偉已仙逝,當即召告全村鄉民,得鄉人之響應,建『壽溪宮』以祀黃偉,清光緒年間,後浦頭也建『慈德宮』供奉黃偉可見當時金門人對黃偉的尊崇。
    黃偉死後葬在後水頭與斗門之間之高地上,此地由太武山一路來脈,形如飛鴨展翅故稱此穴為『飛鴉落田』。前臨平田後背太武山,遠望金沙奚,本地耆老謂,此穴隔海以對岸之福建為其朝山。當時被譽為金門四大風水吉地之一。

    此墓之墓塚大部均在墓之後方,而黃偉墓之最後方卻是正身的護牆,護牆二端頂以垂直的第一道墓手,護牆中央前方為埋骨之所,故墳塚分為兩層,底層用整片石材雕成,中間凸起的部分如一口形,上層再蓋以如覆斗式的官印形石塊,第一道墓手內側內配青斗石雕成的短柱和欄板,將墓塚呈三面圍成,欄板上回首顧主的麒麟浮雕各一

    墓心所在面,低降二階是墓桌,桌的櫃檯腳正前有三件石雕吉祥圖案,兩側伸出二層墓手,第二道墓手間的明堂為祭祀空間,第三道墓手上置石獅,內側各有一條石板凳,可供來祭祀之後人歇息之用,這種設置在各類墓葬中極為罕見

    墓手外設方形風水池,池內前二側各有一道三級石階,上階後是一平臺,平臺外的中央有石階下,階之兩側設石鼓一對,這一道設置類似廟宇的第一進,兩石鼓間之朝供猶如大門,上平臺後再下階至祭祀所,整個過程猶如走過第一進到中庭,雖是墓地,卻類似祖祠院落之設計。墓前配置石虎、石馬各一對,石馬在前似在低首沈思,石虎在後前仰後蹲,模樣俏皮可愛,像是神案下孩子的守護神虎將軍。

    墓前原有的望柱已不見,墓道碑也已不在原地,金門當局也把該墓列入古蹟來保護,且業已撥款只待維護人員來修古復古,期待早曰再現原貌




該墓穴情為:
水口:壬子宮。
入首:龍為辰山戍向兼巽乾
朝堂水:乙辰巽已,丙午
朝應峰:巽已,丙午峰坤申峰底矮
坐穴:乙巳,癸已中縫小空亡





    依整個龍水來看,穴背太武山在巽已丙午方,面百傾農田遠方有底矮崗丘從西方延伸向東北為其朝案,致於當地人講以福建之山當隔海朝案,本人實不敢茍同,其後方來勢猶如飛鴉下撲,到頭處開陽秀麗已成緩坡崗丘,依穴法支葬其巔,穴位應可在往後拉二十尺,但其所葬之地實為正結之穴之右手下砂,地師不察誤以其所開之小面為正結,為方便喝形而把虎砂當鴉之頭部曰飛鴉下田,此為巒頭之誤判,乙已癸已中縫犯小空亡,此穴葬後冷退不發。

    每一個風水後面都有一個動人的故事,當天帶路的人為黃偉後人,他們住在附近為黃家的守墓人之後,當我說該墓穴未葬對,不發,他說了一個故事在當時陳楨與黃偉為世交,他們發現兩個風水好地,一曰仙人覆掌 、一曰飛鴨下田、据當地人言兩地為金門風水四大名地。言誰先死誰就選,因陳楨走在先就選了仙人覆掌,黃偉走在後就葬飛鴉下田

    在作此墓時,黃家知地師愛吃雞內臟,命家人集中內臟滷好等待完工時給地師帶走,因未事先告知,地師每餐吃雞肉怎麼硬是盼不到主人端出雞內臟,覺得主人誠意不過遂把地點底了,向也作歪了,聽這故事自覺好笑,風水發了也有故事,敗了也有故事,代代相傳茶餘飯後而樂此不疲